中国教育报 第一版 2020-06-10
本报讯(记者 柴葳)6月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部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会议。
陈宝生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教育部党组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在思政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工作中进行重点部署、持续推进。各地各高校注重整体推进、协同联动、教师参与、以研促教,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要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形势特点,解决好统筹推进“不到位”、探索实践“有误区”、教学能力“有短板”等突出问题。
陈宝生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抓准抓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弄清“干什么”,确保“抓准”。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专业育人特点、符合认知科学要求、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找准“怎么干”,确保“抓实”。要设计实施好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工艺流程,做好专业课与真善美的结合,找准不同课程“结合”切入点,体现到教学全过程。三是做实“谁来干”,确保“见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是组织者、领导者,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可评价、进考核、常督查,各个层面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行,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会上,上海市教委、武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负责同志和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一线教师代表作大会发言。
■聚焦课程思政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 王平
近年来,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度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先试先行,创新探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循着“如何让‘育人’落地、人人都育人、课课都育人”的目标思路,在教育部指导下,上海率先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主要历经了3个阶段探索。一是理论摸索阶段。从2005年“学科德育”课程改革,到2010年“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试点,持续探索设计育人内容和体制机制,初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二是制度探索阶段。2014—2016年,抓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将德育纳入改革重要项目,课程思政思路和路径框架逐步明晰,形成制度安排和工作体系。三是试点推进阶段。2017—2019年,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航计划,推出一批试点和培育高校,选树一批改革领航高校、学院、团队和精品课程,以点带面,课程思政全面推广铺开。经过10余年努力,实现了课程思政融得进、看得见、落得实,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成,并向纵深发展。
持续发力,系统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落实。瞄准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老大难”问题,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整体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培养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凸显专业教育“主战场”和专业课堂“主阵地”作用,产生了溶盐入汤、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是设立“坐标”,加强课程思政指导。研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文件,对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作了规范,引导高校将课程思政作为刚性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设置“指标”,建立课程思政规范。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系统挖掘和梳理各学科的价值教育引导元素,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使广大教师可学习可操作。三是强化“目标”,提升育德能力。构建市校两级有机联动培训体系,对1100余名专业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分类开展校本研训,资助所有新上岗青年教师开展专项教学研究。邀请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领衔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开展教学比赛、集体备课,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四是树立“航标”,打造课程思政标杆。以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建成覆盖所有高校94门“中国系列”课程,汇聚不同学科专业名师,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一校一特色”品牌。
久久为功,着力保障课程思政持续深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在实处,必须强化组织、制度、经费保障,上海的课程思政工作之所以有所成效也主要得益于此。一是领导靠前站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做出表率,市委书记李强同志亲自研究部署课程思政工作。把高校书记、校长抓课程思政列入高校党建责任制、分类评价等考核内容。全市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二是制度保障到位。实施市属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把专家教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基本制度,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三是真金白银支持。2017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整体试点校、重点培育校、领航计划等课程思政建设工作,4年累计投入上亿元。同时,各高校积极为课程思政建设投入配套经费。
下一步,我们将发扬久久为功的精神,持之以恒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工作方法,全面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宇宙简史”课程中的价值观引导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李向东
自然科学在培养健全人格、爱国情怀等方面大有可为。2014年,南京大学面向理科学生开设了“天文探秘”课程。为了将天文学与文史哲思维贯通,学校面向文科学生精心打造了“宇宙简史”通识课程,于2018年9月上线中国大学慕课,现已有逾5万人选学。现结合“宇宙简史”课程的建设,从立意、创意、汇意、达意入手,对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作如下介绍。
讲立意,以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作为建设目标。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集“知、仁、勇”于一身,既能指导学生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也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是更值得发掘的、更为珍贵的财富。“宇宙简史”明确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作为课程建设目标。我们希望这门课启发学生对宇宙、自然、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究创意,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教学大纲。在知识传授中深度融合价值观引导,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从课程的建设目标和面向对象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如何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为中心凝练知识点,重构课程大纲;结合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和学习程度的递进设置8个专题,每个专题提出一个融合科学与价值观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揭示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重汇意,有机融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在知识传授中融合价值引领,应该以知识作为载体,以水乳交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理念。“宇宙简史”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科学研究的特性体现科学精神。“宇宙简史”提出的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宇宙学知识,而是要领悟到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才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理解宇宙演化的重要动力;人类的宇宙观起源于观测,也不断经历观测的检验和甄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以跨学科视角体现学术思想性。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宇宙简史”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揭示文史哲等相关问题中的科学内涵,如“我们是谁”中,探讨人体各构成元素的起源,彰显出生命诞生的伟大和不易;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中挖掘其蕴藏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如“我们是孤独的吗”中,分析影响地球生命起源和繁衍的条件,让学生领悟地球是人类命运与共的家园。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光辉。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知识占据核心地位,其实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科学家的人性光辉比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更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因此,“宇宙简史”突出了科学史的内容,将冷冰冰的知识与活生生的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天文学家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艰辛,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关注他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
求达意,以团队的融合创新助力目标的达成。形神兼备方能以文化人。要实现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容和形式应高度契合。教师受制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时间精力,需要依托集体的力量。“宇宙简史”是团队融合创新的结晶。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吸取由文史哲知名教授和学生组成的顾问团队的意见,五易讲稿,不断重构。如根据天体时空场景宏大的特点,采用剧场讲演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天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天体的壮阔和时间的无垠。
总体而言,课程思政鲜活而又灵动。每门课程各有特点,每位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探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的最佳方式。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实事求是,它既要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中,更应体现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变疫情危机为开展课程思政契机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窦贤康
武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和环境思政“五个思政”建设,引导师生坚定责任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大学虽身处疫情中心,但始终将育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开展课程思政的契机,打好打赢全员育人这场特殊战役。
抗疫与育人“两手抓”,打造课程思政“价值链”。在这一次前所未有的抗疫行动中,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共克时艰。抗疫是最好的教材,教师是最好的榜样。广大教师把职责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创新性地构建各种疫情思政课堂、疫情人文课堂、医学生疫情实战课堂等,录制疫情防控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微课,多学科多角度开展疫情教学思考和专项研究,用言传更用身教,告诉学生如何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用勇气突破疫霾,用信念激励前行。比如,以年逾八旬的感染科教授桂希恩为代表的临床学院教师们,白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晚上录播教学视频,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诠释“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医院、社区、乡村等抗疫一线,微信、快手、腾讯会议等线上课程,处处都成为学生的人生课堂。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融合”,构筑课程思政“强磁场”。“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一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测绘专业基础课,由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6位院士共同讲授,被学生们称为“最奢侈基础课”。23年来,他们坚守初心值守讲台,联袂授课从不间断,用魅力课堂吸引学生、大师风范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学生,成为武汉大学的教学典范与亮丽风景。爱国励志的现身说法、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好玩”“热闹”的授课“绝活”,让学生“听课就像追剧,听完一节想听下节”,选课和旁听的学生已扩大到校外,而且堂堂爆满。正因为有了院士们锻造的课程思政大课,使“院士课堂”从开课最初为了留住转专业的学生,到如今听课的学生都爱上了测绘专业,每年还有其他专业学生主动申请转入。数十年来,院士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测绘专业名师讲基础课的传统从未中断,熏陶、培育着一代代测绘学子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目前,测绘专业已培养出9位院士,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测绘人才方阵,学科实力位居世界前列。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强合作”,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跨学科教师社群“青年教师教学联谊会”等作用,以教学名师讲坛、青年教师圆桌谈、十八栋读书会等为载体,邀请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一起,开展集体备课、联合备课,推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积极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慕课“从人工智能看意识的本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从多学科角度畅谈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思考。思政融课“马上见”,以“互联网+跨学科+思政”为独特定位,打通院内外、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类资源,推出《家:港湾、消逝、呵护》节目,邀请南极科考人员和思政课教师一起,从自我之小家延伸到国家、自然之大家,阐明“家国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目前,“马上见”已经在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中口碑传播,在“学习强国”上积累了一批固定读者。
课程门门有思政 教师人人讲育人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 韩宪洲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把课程思政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实践,初步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新局面。
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确定了“根本性举措、全方位行动、持续性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是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党委的重点工作。每年在七一前聚焦立德树人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会,在12月份召开一次课程思政深化推进会,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使课程思政成为学校的高频词。
二是注重统筹联动。校党委坚持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原则,提出“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讲授要有风格、教师要有榜样、成果要有固化”的“七个要有”做法,不断深化推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三是抓好教师这个关键。学校提出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3项基本功,引导教师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校院每年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让教师们在练中学、在赛中学。
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把价值观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努力做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是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2017年,学校打破4年修订一次的常规,将课程思政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2019年,再次全面完善教学大纲,全校3000多门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铺开,初步形成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局面,一批专业凝练出“溯源红色”“专业课程红旗渠”等鲜明特色。
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一体化实施。学校大力推进专业思政教学改革试点,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体现人才核心素养要求,专门召开了国家和北京市一流专业的专业思政现场推进会。各学院着力培育精品课程,打造示范课堂,创新形式,突出专业特色。
三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学校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通过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先行先试,并探索形成专业负责人牵头、院系党组织推动、教师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机制。课程思政成为学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点和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
深入推进育人改革创新。一是找到了提升教师党支部活力的新办法。学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师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成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既发挥了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又把教师党支部推到了立德树人第一线,推到了学校工作前台。二是增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生动力。“教育者先受教育”调动了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内在积极性,提升了落实“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通过3年实践,学校教师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涌现出一批精品课程、示范课堂和优秀教师,丰富了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大家普遍感到,课程思政很生动、很鲜活,立德树人很具体、很有味道。
“重症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张丽娜
面对这场抗疫大考,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共派出467人奔赴武汉。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成员闻令而动、勇敢逆行,先后派出3批17人次支援武汉,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57人,交出了“零感染、高治愈”的答卷。
抗疫工作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全过程,努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是我们每一名高校医学教师的责任。
中南大学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和麻醉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重症医学”课程,重在向学生们传递两个理念:一是敬佑生命,永不放弃,面对重症患者,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二是敬畏生命,不断超越,呼吸机等装备为创造生命奇迹提供了可能,但重症医学仍有很多未知领域,要求医学工作者必须敬畏生命、业务精进、不断超越。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融合的方式教学,以逆行驰援武汉的生动事例教育感染学生,培养高尚医德,追求医术精湛。
德育为先,言传身教树担当。在临床教学中,临床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病房里,我们穿上防护服、戴好防护工具后,走路像太空漫步,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隔着防护服说话声音必须要大,大声说话久了又会出现胸闷、头晕,甚至呼吸困难。为了节约医疗资源,大家全程不脱防护服,工作累了就仰躺在椅子上稍稍喘口气。
疫情期间,我在线上给学生讲授“氧疗和呼吸衰竭治疗”,分享了抗疫期间的实例。学生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在最危急时刻毅然出征、逆行北上?我说:“没有人天生英勇,只是选择负重前行。在进入医学殿堂时,我们曾经宣誓,‘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这就是我们职业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同学们也能传承‘公字当先’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在最危急的关头,能以自己微薄之力,保山河无恙、保家国平安!这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也是医者对誓言的践行。”
能力为重,必邃必专精医术。要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勇于奉献敢担当是前提,求真求确医术精是保障。重症病房接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救治难度极大,为了尽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我们依靠坚实专业功底,制定严密的预警体系、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完善镇痛镇静、呼吸治疗、营养支持等重要诊疗规范和质控临床工作。在临床中注重发挥专业特色,向科研要生产力,在国际重症医学权威杂志上,首次向国际同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部超声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点,运用重症超声指导患者诊治。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际,推出网络直播全英文课程,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医生参与听课和讨论。
我们在“重症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带教中,跟学生分享了抗疫故事,真实的经历给了学生更多触动和感悟。学生表示:“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未来职业神圣的使命感,被逆行医生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所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