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3月又是雷锋学习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在观看并学习了“向雷锋学习——支教那一年”云上故事会后表示感悟颇深,纷纷通过分享感悟的方式来传递雷锋精神的火炬。
哲学20级研究生王旭辉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对于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育资源缺乏和所处环境的清苦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纯朴可爱的他们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有这么一群人,不畏辛苦,不辞远方,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孩子们的希望,将希望播种在大山里。他们就是支教老师。每一个支教的故事都令人感动,那些满怀希望的笑容更是温暖人心,我在故事里看到了奉献,也看到了传承。
这次学习让我收益良多,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肩上扛着使命。接下来,我要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将自己的能力融入到国家的事业中去,发扬雷锋精神。如果有需要,我愿意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用自己的能力和热情将希望和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马克思主义理论21级研究生赵洋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9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学习了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向雷锋学习,支教那一年” 上故事会。有二十多所学校的同学们通过视频的形式分享了支教时发生的种种故事,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舍……坐在电脑这边的我,也跟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动。影响最深刻的的一句话是:“支教,其实就是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情。”在支教研究生老师影响孩子们,给她们带去知识,眼界,关心的同时,孩子们同样也在以他们的方式温暖,治愈着老师们的心。而我则久久沉浸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之中,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参与支教活动,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山区孩子的成长,加入研究生支教活动中,成为彼此永恒的星星。
马克思主义理论21级研究生石岩松
2022年3月的“向雷锋学习——支教那一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云上故事会中生动展现一批批有志青年在中西部广袤大地追求理想、无私奉献、历练成长的青春风采。故事会中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支教故事,木杰缺少关爱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大胆的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特殊教育学校的杨小诗在支教老师的引导下第一次发出了声音。三峡大学的支教老师通过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学习,深刻体现了连厢舞动师生情,文化传承浸人心。大山里的熊念念在支教老师张欣亦的鼓励下实现了自己的船员梦想。这些感人的支教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支教的意义也让我们懂得了其实每个孩子都害怕被遗忘,支教活动,应该定义为相互学习和促进,而非一些人眼里的拯救、救助。用最平常的心、最谦卑的态度对待那些孩子,给予我们的所有,让他们的心中充满温暖。用一群星星的光点亮另一群星星,这就是支教意义的所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21级研究生孔子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代代不息,薪火相传。秉承师者仁心,胸怀雷锋精神,年轻的学生怀揣着朴素而伟大的梦想,在受教于一位位师者后,又复成为一位位教师,将自己的才学雨露挥洒于乡间一个个渴求的禾苗。支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永继,一代代从乡间走出的孩子,必将会把这份情怀传递给他们的后继者,为乡村教育振兴落下坚实的一笔。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孩子们或许不会说话,或许听不见声音,但他们能感受到无私奉献的爱,给他们带去了消解孤寂的抚慰和真挚体贴的关怀。
支教之途如细水长流,温润孩子的心,如点点星光,照亮前行的路。作为大学生,更应当以这份奉献为指引,以传承为领航,让我们微薄的学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知识的哺育,共同仰望这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