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返回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一带一路’中的文明共建”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安召开
编辑:      发表时间:[2023-06-27]       阅读:

2023年6月26日上午,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中的文明共建”国际学术论坛隆重举行。来自尼泊尔吉夫腊子·阿斯力特研究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对与会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次论坛以文明共建为主题,旨在围绕“一带一路”交往中的文明内涵、文明关系、文明共建等领域展开交流,以期增进中尼双方学者的相互了解,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并作了题为“加强合作,以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言。提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共建、共享、共治是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的应有之义。

蓝毗尼佛教大学副教授刘洋博士通过丰富的文字和图像材料展示了中尼文化从古至今的交往和互动,指出历史文化和经贸往来是两国友谊的坚实基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程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动力:‘一带一路’的文明超越与愿景”,指出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尼泊尔吉夫腊子·阿斯力特研究中心社会与农村发展高级研究员苏家娜女士聚焦尼泊尔农村的减贫问题,介绍了尼泊尔为移民家庭和返乡者贫困家庭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的政策和举措,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微、小、中型企业的扶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焱教授以“读懂中国文化之心”为题,指出儒家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实践理性,对于“一带一路”文明共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有重要价值。

吉夫腊子·阿斯力特研究中心的蒲兰先生指出,在尼泊尔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较好的政党和民众基础,但也面临着政党分歧、地缘政治、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等多种不利因素。尼泊尔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加强与中国在社会主义理念和建设道路方面的交流协作十分必要。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梁桂林研究员作了“茶叶——丝绸之路上的和平使者”的报告,认为茶的和平、宁静、合作的气质与丝绸之路的精神高度一致,中尼应当加强茶文化领域的合作,并以之作为文明交流的中介和抓手。

来自尼泊尔的企业家李佳乐先生,希望以佛教哲学和文化作为两国关系的桥梁,在中尼两国之间建立起便利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在文化、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共同开发,从而促进尼泊尔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陕西师范大学王东红以“完善中国和尼泊尔民心相通的机制”为题,从良好基础、存在问题和完善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吉夫腊子·阿斯力特研究中心的潘迪先生向大家介绍了尼泊尔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政策与成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孙坤明指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如培育人民的民族历史文化信心和情感、强调继承弘扬革命精神、支持传统文化保护和整理等主张和政策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吉夫腊子·阿斯力特研究中心的缇毛水纳先生关注到学生在尼泊尔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学校和社会应当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平台,支持和鼓励他们发挥热情、技术和创新优势,从而逐步成长为尼泊尔社会改革的有力推动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蒋薇博士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重情绪表达”为题为大家展示了文明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国际处王春梅对本次圆桌论坛的主题和成果进行了精准的总结,期待中尼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更多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新成果。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电话:029-82202222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