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返回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三周年,合力推动陕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笔谈
编辑:      发表时间:[2022-03-19]       阅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三年来,我校坚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及校党委安排部署,坚持学深悟透“3·18”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政课改革、推进一体化建设,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冠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抓手。三年来,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立心铸魂、践行育人育才初心使命,以打基础强根本谋长远为着力点,固本强基、砥砺奋进,戮力推进新时代学院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进一步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动员力量,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推动内涵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 三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大思政课”,从价值塑造、文化融通、历史素养、时代担当、场所建构五个维度出发,研究善用大思政课与触动学生心灵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形成面向价值塑造的青年榜样育人模式、面向文化融通的文化双创育人模式、面向历史叙事的四史育人模式、面向情感交流的时代精神担当育人模式、面向场域建构的情景体验育人模式等,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内容、方法、载体等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触动学生心灵,实现铸魂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宏程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我们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整体性目标出发,依托陕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统筹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段的各类课程,将不同学段的各具特色的各类课程统一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

李霞老师 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获得者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久久为功。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思政课建设理论与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循序渐进;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用好关键资源,充分发挥陕西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

周太山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思想理论讲深讲透,才能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成果支撑教学。

孙坤明老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大学生能否坚定历史自信,是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关键,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方面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类似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某事件的问题时有发生,且往往余波和杂音不断。这充分表明,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并没有彻底消亡,仍然会对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产生严重影响。高校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和宣传研究工作,着力培育高校师生的历史自信,正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关键举措。

王淼老师  近现代纲要教研室 “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四史”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意义,成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小学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修课;要继续把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知史明智、知史明事、知史明理、知史悟道,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将“四史”教育有机、一体化地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

曹兵妥老师  创新创业教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是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要求的,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部署的。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将思政课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罗丽老师 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以启发性、时代性、学理性为引导,将自我探究与学习建构有机融合,共同引领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向学生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引导转化。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电话:029-82202222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