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师学术科研水平,切实增强学生研读经典著作能力,10月28日下午,我院特邀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中山大学马天俊教授在教学大楼811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李娟娟主持。
韩立新教授重点阐述了经典著作在哲学学科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学生研读能力的培养。他提出认真阅读经典著作是提高研读能力的根本途径,研究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能够从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包括经典中的概念、理论和经典作家的思考方式,逐步形成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相结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术发展的内生动力,永葆学术发展的鲜活生命力。
马天俊教授从多个角度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指出了广大研究生在研学经典著作过程中常存的误区,进一步告诫广大研究生要反反复复读、认认真真学、踏踏实实记、切切实实悟,真正读懂经典的含义,体悟著作的魅力。随后的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学术报告内容翔实,进一步拓宽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夯实理论基础。
简介:
韩立新,男,196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哲学、黑格尔哲学和环境伦理学、“日本马克思主义”等。
目前主要从事马克思的文本解读和新MEGA的研究工作。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等奖励。代表作《〈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201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3年)和“中华外译文库”(2015年),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等。已发表论文近百篇。
马天俊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论和修辞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出版著作:《真理的境遇》(1999) 、《从生存的观点看》(2008);发表论文:修辞价值重估、数学:在哲学与真理之间、哲学家的生存等数十篇论文。
研究心得:对真理持生存论理解,对形而上学持意识形态理解,认为修辞是哲学话语隐晦的构成性机制,致力于分析哲学话语的修辞,揭示形而上学及其真理的意识形态性质,批判并辩护其社会生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