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西安日报》理论版刊发我院院长宋阳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浏览量:

2025年0609日,《西安日报》理论版刊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阳文章《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三个自觉”》。

全文如下:

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善于总结运用新时代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优良作风奋进新征程。

铸牢政治自觉

以忠诚底色恪守纪律规矩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在新时代以作风建设稳固执政根基的关键之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忠诚,恪守纪律规矩,以清醒的政治头脑、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强的政治定力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一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本质在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每一项具体要求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作风建设,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视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铲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形成的“思维温床”,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时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以政治立场的坚定性保障作风建设的方向性。

二要以纪律规矩为标尺,强化政治担当。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本身就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具象化体现。党员干部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刚性约束,抵制“微腐败”诱惑,以“底线思维”绷紧纪律之弦,以“头雁效应”带动形成“严”的氛围,让政治担当转化为作风建设的实际行动。

三要以人民立场为归宿,践行政治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聚焦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成效,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淬炼思想自觉

以理论清醒厚植作风根基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装,也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只有做到思想自觉,从理论维度深化对作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才能破除“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等错误心态,为作风建设注入持久的思想动能。

一要以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淬炼思想自觉的“必修课”,学深悟透党的作风建设百年经验,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考量,以“理论学习-思想对照-作风检视”的基本方法,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文本要求”升华为“思想自觉”,增强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实效性。

二要以价值认同校准行为坐标。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是学习教育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党的性质宗旨一脉相承。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旨归,从思想深处认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价值要求内化为精神追求。

三要以思想清醒破除认识误区。作风建设中的“疲劳厌战”“松劲歇脚”等错误心态,本质上是思想“总开关”出现了偏差。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永远在路上”的必然性。一方面,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作风建设的智慧,通过学习延安整风运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另一方面,要辩证看待当前作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既要看到“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的显著成效,更要警惕“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确保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在持续淬炼中不断夯实。

砥砺行动自觉

以务实担当推动常态长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必须立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实践要求,以行动自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要以钉钉子精神为抓手,夯实作风建设落实根基。钉钉子精神强调的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杜绝“一阵风”“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聚焦“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深化整治。同时,要注重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切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作风变化。

二要以系统思维为引领,完善常态长效制度体系。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离不开制度的系统性支撑。要立足“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构建覆盖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的制度链条,善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强化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堵点难点,不断优化制度设计,畅通制度运行。同时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作为干部述职述廉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制度约束与激励导向的良性互动。

三要以刚性执行为保障,巩固作风建设治理成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偏差,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问责,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以“零容忍”态度维护制度权威。唯有以执行的硬度彰显制度的力度,才能确保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宋阳)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