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返回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暨首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国际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编辑:      发表时间:[2020-01-02]       阅读:

2019年12月31日,由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办,《理论探讨》协办的“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暨首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国际高峰研讨会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来自意大利格里高利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类文明多样性、百年未有之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共同体、“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研究议题进行讨论。

 

 

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执行理事胡业评教授分别致开幕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志昌代表学校向大力支持本次会议举办的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理论探讨》杂志社,向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朋友们以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民族融合,在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业评教授代表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致辞,她表示本次会议旨在理解并欣赏不同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全球和平与合作,来建立人们之间的合作

 

 

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John McNerney教授认为友谊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基础。他比较了东西方对于友谊的理解,指出友谊是有用的和令人愉快的。基于友谊追寻共同的善,会为我们的文化对话提供更多可能性。印度德里大学Geetesh Nirban博士认为全球治理需从自我治理开始。她指出“正念”及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同情等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进而,基于共同人性的更好治理才会得以实现。来自意大利格里高利大学的João J. Vila-Chã教授指出全球治理和全球化有密切关联全球化语境下的各类问题都需以国际方式来解决。要在共同行动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善及好的治理,国家和国际两个维度同等重要。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学院Charles Kitima博士认为全球治理依赖于全球经济。他认为,全球经济合作需要不同文化尊重彼此、达成价值共识,这其中,作为“全球公民”的个体和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陕西历史博物馆梁桂林研究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茶与文化“为题,阐释了中国茶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历史作用,提出高雅精致、愉悦和谐、平等静美是世界茶文化的公约数。西安交通大学田鹏教授以“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为题,揭示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挑战、机遇与应对。陕西师范大学袁祖社教授以“文化交流类型、冲突、实质与出路”为题对文化交往、交流的理念、类型、实践以及发展境遇、判断标准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价值智慧。同济大学刘勇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刘进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建兵教授、西安科技大学高振岗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太山教授等分别以“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视角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的历史逻辑”“论马克思主义妥协观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意义”作了主题发言。《理论探讨》执行主编惠国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顾凡、李仙娥教授等对以上环节研讨进行了主持与点评。

本次研讨会设立了“青年论坛”,为青年学者成长搭建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西安交通大学李秀珍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小升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孙坤明博士、何海涛博士、侯秋月博士等分别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角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作用、论共同体思想嬗变中的个体境遇、“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消费文化现状的集中表达”等为题进行了交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程、西安科技大学赵京博士进行了精彩点评。

 

刘勇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感谢,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薇博士高水平翻译工作表示赞赏,对会务组成员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提出了2020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需要展开的新课题,期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界的协作攻关研究,以更宽的视域加强文化交流,增强文明互鉴,促进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识。

 

此次会议参会代表来源广泛,内容丰富,促进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有效传播,是一次理论与实践、历史紧密结合、凸显思想性和学术性的学术盛会。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电话:029-82202222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6